排名 | 企業(yè) | 產品 |
---|---|---|
1 | 華為 | 昇騰系列 |
2 | 中科曙光 | X795-G30、W760-G30 |
3 | 戴爾 | R740、PowerEdge C4140 |
4 | 中興 | ES600S MEC |
5 | 清華同方 | 同方超強G858 |
6 | 浪潮 | AGX-5、AGX-2 |
7 | 英偉達 | NVIDIA DGX |
8 | 惠普 | HPE Apollo 6500 |
9 | 杰和 | CRH4524D、T4D0-G3 |
10 | 思科 | C480ML |
11 | 聯(lián)想 | ThinkSystem SE350 |
12 | 依圖 | 原子系列云端服務器 |
13 | 寶德 | PR2710P、PR2750P |
14 | Cyancloud | SYS-S424G、SYS-S438G |
15 | 新華三 | UniServer R5300 G3 |
16 | 中科云達 | DGX-2、S9220-HGX |
17 | 凌炫 | GR2020、GR4020 |
18 | 華碩 | ESC4000 DHD G4 |
19 | AMAX | Matrix AI系列 |
20 | 安擎 | EG630G-G10、EG820G-G20 |
21 | 超微 | SYS-1029GQ-TRT |
22 | 正昱 | P800S、GS995 |
23 | 迎達 | TS5388G V4、RS5288G V4 |
24 | 正睿 | ZI2C4S7-8294-TC4 |
25 | 強氧 | GS4210、GS2204 |
2019《互聯(lián)網周刊》&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|
或許很少人有人知道,當前全球所有的信息數據中,有90%都產生于近幾年
隨著互聯(lián)網的誕生與發(fā)展,人類社會不僅是迎來了數據的大爆炸,也迎來了人工智能特征使之改變的時代特征,應用特征,評價特征,價值特征,產品特征。
相關報告顯示,預計2020年,全球平均每個人均攤到的數據量將達到5200GB,這其中的三分之一不僅將成為大數據的一部分,更重要的是也將成為人工智能行為規(guī)范、行事規(guī)則、產品規(guī)矩的一部分。
任何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可能都不會存在,沒有對新事物的認識,就沒有未來。
另,更巨大的數據量,對算力無疑是更嚴峻的考驗。
必須沖破摩爾定律,AI服務器必須登上歷史舞臺
眾所周知,推動AI發(fā)展的動力有三個:算法、數據、算力。
不久前,Facebook公司人工智能領域的負責人杰爾姆·佩森蒂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出了對于人工智能的擔憂,自2012年以來,創(chuàng)建最先進系統(tǒng)所需的計算量每年增加10倍,AI訓練任務所運用的算力每3.43個月就會翻倍,這一數字大大超越了芯片產業(yè)長期存在的摩爾定律(每18-24個月芯片的性能會翻一倍)。
算法的突破與數據洪流的爆發(fā)成就了人工智能行業(yè),但現有計算平臺已經不足以完成人工智能對于龐大運算量的需求。
傳統(tǒng)服務器主要以CPU為算力提供者,隨著云計算、大數據、AI、物聯(lián)網等技術應用,數據在近幾年呈指數型增長,以往只依靠CPU進行運算的傳統(tǒng)服務器應付起來愈發(fā)吃力。因此,擁有上千個核心、擅長處理密集型運算的AI服務器必須登上歷史的舞臺。
從硬件架構來看,AI服務器主要指的是采用異構形式的服務器,有CPU+GPU、CPU+FPGA、CPU+TPU等多種形式,其中采用CPU+GPU結構的AI服務器最為廣泛。因此在業(yè)界,也有許多人將其默認為GPU服務器。
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系統(tǒng)支出將達到358億美元,相比2018年增加44%
AI服務器市場的前景可見一斑。
2018年11月12日,在美國達拉斯舉行的全球超算大會SC18上,浪潮發(fā)布AI超級服務器AGX-5,憑借其單機每秒2千萬億次的計算性能,成為當時全球最強大的AI計算主機之一;
2019年4月10日,華為在其智能計算中國行深圳站上,正式推出基于昇騰AI芯片的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——即針對AI全場景的解決方案,以加強該公司智能計算布局;
2019年7月1日,在MWC19(2019世界移動大會)期間,亦有服務于人工智能時代的全新一代自主研發(fā)服務器發(fā)布……
從服務器到平臺,今后的領導者的任務之一,必須包括構建完善產業(yè)生態(tài)
2019年上半年,互聯(lián)網仍然是AI服務器市場最大的主體,同時能源、服務、建筑、通信、公共事業(yè)五個行業(yè)增速超過或接近200%,傳統(tǒng)行業(yè)的AI應用已邁入規(guī)?;渴痣A段,產業(yè)AI化進一步提速。
但是,傳統(tǒng)行業(yè)應用AI的最大挑戰(zhàn)往往不在于算力,而在于缺乏平臺、應用程序開發(fā),以及模型、算法調整方面的技術能力,產業(yè)AI化的實現需要生態(tài)力量的支撐。
為解決這一難題,不少企業(yè)提供更加全面的一站式解決平臺。
目標包括,連接具備AI技術開發(fā)能力的科技公司及具備實施AI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SI、ISV伙伴,通過彼此的連接、共享與協(xié)同,共同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Al模型和方案。
結語
實現人工智能服務器產業(yè)的“質變”的過程,將很有意思。
每個廠商都有機會。